请设置您的cookie偏好 我们使用cookie来提高网站的运行效率,为访问者打造个性化浏览体验以及分析网站流量。请选择以下选项中的一个来设置您的cookie偏好。有关本网站使用的cookies更多详情,请访问我们的Cookies页面

锁子锦仪式用甲胄

2018年7月10日

33号展厅37号展柜

杭州或苏州, 清代,1780—1820年

藏品尺寸:甲长(上衣肩部至下裳下摆)124厘米,甲胄全长(盔顶至下裳下摆)172厘米

馆藏编号:OA+.7426-7427
锁子锦仪式用甲胄, 杭州或苏州, 清代,1780—1820年
  这件仪式用锁子锦甲胄由上衣,下裳以及头盔(胄)组成。上衣包括左右护肩, 左右护腋,前遮缝和左遮缝。上衣下裳皆为黄底人字纹锦面,褐色绒缘边,通身布满规则的铜镀金钉。袖口及护肩接衣处饰鎏金龙纹铜板。上衣前胸部原来悬有一面护心镜。


  头盔(胄)为银质,镶嵌珊瑚珠、青金石及绿松石,连接丝制护颈、护耳和顶端原有盔缨已缺失。头盔边缘的梵文起到护佑平安的作用。

  清代的士兵和侍卫的族属成分复杂,包括满、汉、蒙古、朝鲜、回、藏以及俄罗斯等族群,隶属八旗管理。清代、苏州和杭州的织造局负责供应宫廷和官府需要的铠甲,不同等级的侍卫所着铠甲有着明确的区别。

  锥形的头盔(胄)是在十三世纪蒙古统治下传入中国。头盔边缘的文字是兰札文在中国的变体,被藏传佛教用来书写梵文并常用来装饰藏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