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设置您的cookie偏好 我们使用cookie来提高网站的运行效率,为访问者打造个性化浏览体验以及分析网站流量。请选择以下选项中的一个来设置您的cookie偏好。有关本网站使用的cookies更多详情,请访问我们的Cookies页面
33a号展厅

印度:阿马拉瓦蒂

朝日新闻展厅
公元前300年 – 公元300年

  陈列在33a号展厅的雕塑来自于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遗址之一——位于印度东南部的阿马拉瓦蒂。


  佛教起源于印度北部,在公元前3世纪传播至次大陆的其他地区。

  阿马拉瓦蒂大塔建于公元前200年,位于今天印度东南部的安得拉邦,是古印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且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佛塔台基为圆形,上承半球形覆钵,很可能最初保存有高僧的圣髑。在信徒顺时针绕转佛塔参拜圣髑的同时,他们还可以欣赏到甬道外围围栏上的本生故事浮雕。一些信徒为修建佛塔的布施也被铭刻记录下来。

  阿马拉瓦蒂浮雕,又被称为"阿马拉瓦蒂大理石",以本生故事和佛教符号为主题,原本是用于装饰佛塔的外部,现部分藏于大英博物馆。
一位游客正在观赏来自阿马拉瓦蒂遗址的早期佛教石灰岩浮雕,描绘了悉达多王子出家的场景一位游客正在观赏来自阿马拉瓦蒂遗址的早期佛教石灰岩浮雕,描绘了悉达多王子出家的场景。
石灰岩浮雕,刻有转轮圣王(宇宙君主),双手合十,其两侧侍立着四位随从石灰岩浮雕,刻有转轮圣王(宇宙君主),双手合十,其两侧侍立着四位随从
石灰岩浮雕描绘大出行场景:悉达多太子的坐骑犍陟空鞍而行,穿过华丽的托拉纳门(Torana)离开王宫。阿马拉瓦蒂,印度,公元2世纪。石灰岩浮雕描绘大出行场景:悉达多太子的坐骑犍陟空鞍而行,穿过华丽的托拉纳门(Torana)离开王宫。阿马拉瓦蒂,印度,公元2世纪。
《印度次大陆简史》书封《印度次大陆简史》书封